脫脂工藝中游離堿在線分析儀通常采用酸堿中和滴定原理或離子選擇性電極原理來工作,以下是具體介紹:
基本原理:通過向被測溶液中加入已知濃度的酸標準溶液,利用酸堿中和反應,當酸與溶液中的游離堿完全反應時,根據所消耗酸標準溶液的體積和濃度,計算出溶液中游離堿的含量。
主要部件
滴定劑添加系統:包含酸標準溶液儲存罐、高精度計量泵等。計量泵根據控制系統的指令,精確地向被測溶液中添加酸滴定劑。
反應容器:用于容納被測的脫脂溶液,確保滴定反應在穩定的環境中進行。容器通常具有攪拌裝置,使溶液均勻混合,保證反應充分。
檢測系統:一般采用 pH 電極或電位傳感器來監測滴定過程中溶液的 pH 值變化。在中和反應過程中,溶液的 pH 值會隨著酸的加入而逐漸變化,當達到化學計量點時,pH 值會發生突躍。
控制系統:基于檢測系統獲取的數據,控制滴定劑的添加量和滴定過程的停止。它通過預設的滴定終點條件(如特定的 pH 值)來判斷滴定是否完成,并計算游離堿的濃度。
工作流程:首先,將一定量的脫脂溶液樣品引入反應容器中,啟動攪拌裝置使溶液均勻。然后,滴定劑添加系統開始向容器中緩慢加入酸標準溶液,檢測系統實時監測溶液的 pH 值變化。隨著酸的加入,溶液中的游離堿與酸發生中和反應,pH 值逐漸降低。當 pH 值達到預設的滴定終點時,控制系統停止滴定劑的添加,并根據消耗的酸標準溶液的體積和濃度,計算出脫脂溶液中游離堿的濃度。
基本原理:離子選擇性電極對溶液中的特定離子具有選擇性響應,當它與含有游離堿離子的溶液接觸時,會在電極表面產生與游離堿離子活度相關的電位差。通過能斯特方程將電位差轉換為離子濃度,從而實現對游離堿濃度的測量。
主要部件
離子選擇性電極:是分析儀的核心部件,針對游離堿中的特定離子(如氫氧根離子)具有選擇性響應。它由敏感膜、內參比溶液和內參比電極等組成,敏感膜能夠選擇性地允許特定離子通過,并在膜兩側產生電位差。
參比電極:提供一個穩定的電位基準,與離子選擇性電極共同構成測量電池,確保測量的準確性。參比電極通常具有穩定的電位,不受被測溶液中離子濃度變化的影響。
測量電路:用于測量離子選擇性電極和參比電極之間的電位差,并將其轉換為數字信號。測量電路還包括放大器、濾波器等部件,以提高測量的精度和穩定性。
溫度補償裝置:由于離子的活度與溫度有關,因此需要溫度補償裝置來實時測量溶液溫度,并對測量結果進行溫度校正,以確保在不同溫度下都能準確測量游離堿濃度。
工作流程:將離子選擇性電極和參比電極插入脫脂溶液中,離子選擇性電極的敏感膜與溶液中的游離堿離子發生相互作用,在膜兩側產生電位差。測量電路測量該電位差,并通過能斯特方程將其轉換為游離堿離子的濃度。同時,溫度補償裝置實時監測溶液溫度,并對測量結果進行校正,以消除溫度對測量的影響。最終,分析儀顯示出經過溫度校正后的游離堿濃度值。